12月14日,由兰州市委宣传部、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兰州市图书馆承办的《金城讲堂》在兰州市图书馆举办。本次讲座邀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、敦煌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德教授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题为《敦煌草书写本概述》的专题讲座。
马德教授从敦煌草书写本的内容讲起,主要包括佛教典籍和官署、官员公文泛亚电竞、私信、史事记略、习字临贴、文学理论、药方医方、杂写等文书。对于草书写本的出土发现,马德教授认为在1900年,封闭千年的藏经洞开启,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敦煌写本文献,其中汉文文书近六万件,包含草书写本二百余种四百多件。草书作为汉字的书写体之一,简化了汉字的写法,是书写进化的体现。最后,马德教授从三个方面强调了敦煌草书写本的意义,分别是:敦煌草书写本大多是作为听讲笔记的孤本,均为稀世珍品,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、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,彰显文献学的价值意义;随听随记的草书写本来源于基层前沿,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处理的原始演讲记录,保存了许多生动、自然的口语化形态,展示了一般书面文献所不具备的语言特色,彰显语言学的价值意义;多数草书写本是来源于社会最基层的宣传活动内容记录,所讲内容贴紧社会,运用民间方言,结合风土民情,以通俗的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普及宣传,彰显社会史意义。
泛亚电竞
本次讲座,马德教授带领听众了解了1900年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后,藏经洞所藏文献的辗转、存世的情况,重点讲述了草书书写文献的内容和价值意义,向大家诠释了中古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,让读者对被誉为“中古时期的中国百科全书”的敦煌文化遗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。
马德: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,同年到敦煌文物研究所(现敦煌研究院)工作,1992-1995年在中山大学学习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,研究馆员(正高职教授)。曾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客员研究员,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博士后研究员。1998年起担任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、《敦煌研究》杂志编委、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;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副所长,甘肃省文史馆研究馆员,甘肃省“333科技人才工程”学术技术带头人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”首席专家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,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,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,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、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兼职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