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冰雪消融,春光渐盛,波光涌动的湖面上,便有成双成对的鸳鸯,悠然游过。
它们总是彼此挨着入睡,又在行动觅食时紧紧跟随,像是琴瑟和鸣的恋人,因此一直被当成是爱情的象征,彼此是最佳配对。
浪漫的中国人,窥见了鸳鸯之爱,也将这份爱意放进了美食中,化为一份独特的“鸳鸯谱”。
甜与咸共舞出舌尖的鲜美,酥与糯齐飞出曼妙的味觉,或许我们彼此不同,但缘分一来,便是怦然心动……
趁着今日520,不妨跟着极物君一起,去看看美食里的鸳鸯谱,到底藏着多少浪漫。
起名上的天赋异禀,加上有无比丰富的美食种类做后盾,广州的鸳鸯美食,甚至多到可以组成一个家族。
入眼是乌黑油润的芝麻糊和米白香甜的杏仁糊,如胶似漆;转身搭丝滑细腻的花生糊,也是缠绵悱恻;不同的食材打碎熬制成糊,粘稠香滑,却互不抢戏。含在嘴里绵柔又细腻,带着特有的油香、坚果香,好吃到双眼迷离。
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风格,豪放派直接浇在中心,呈现两糊大融合的景象;而精致派则会左右开弓,将造型做成一个太极。
两个白色的汤圆是点睛之笔,一左一右,位置堪堪对应,不差毫厘。即使只是摆拍,都不辜负这趟美食之旅。
一般肠粉店的黄金cp是猪肉和牛肉,轻撩肠粉皮,便能看见冒着热气的肉茸透着汤汁的鲜美。入口是双美齐聚,咸、鲜、滑、润四味归一。再配上一碗装入满满“陆海”食材的艇仔粥,足以消除生活里所有的愁绪。
用菠菜汁和红菜头点上经典配色,包入萝卜、瑶柱,待蒸气唤醒味蕾,清爽可口的鸳鸯饺便横空出世;
充满锅气的炒粉在腊肠、鸡蛋、豆芽中翻滚,加入炒面,又摇身一变成为鸳鸯粉。
你永远都不能低估广州人对于创新的尝试,就连柠檬茶到了这里,也诞生出鸳鸯的样式——鸳鸯柠檬茶。
清爽中游离着淡淡微苦的青柠,与漂洋过海的黄柠跨国牵手,层次感分明,茶香中回味。
古代时,念着“只羡鸳鸯不羡仙”,喝过它,只会连连感慨“感谢鸳鸯来人间”。泛亚电竞
潮汕地区,是另一个美食天堂。这里不光有靠海吃海的各类海鲜鱼饭、滚粥生腌,更少不了牛肉粿条以及端午限定的鸳鸯粽。
潮汕人管粽子叫粽球,鸳鸯版本也叫双拼粽,或鸳鸯粽球。它是甜咸合体的保证,堪称美食端水大师,
一头是香甜软糯的豆沙馅儿,另一头则是肉馅儿,有的人包它,还会在肉馅儿里会按喜好加入海鲜或蛋黄。
三分之一甜,三分之二咸,味觉的平衡,造就了肥而不腻,喷香十足的境界。虽说“万粽千粽都是情”,但这一粽两吃的鸳鸯粽,少吃一口都不行。
这里的鸳鸯,就是鸳鸯奶茶。它将咖啡与奶茶按比例调配,更新出3.0版本的风味。丝滑、醇厚,配茶点解腻,搭面饭也老少咸宜。
港式茶餐厅里或许没有随叫随到的伙计,但一定有喝到空杯的鸳鸯。港人靠这一杯提神、休憩,加了炼乳后的口感,更是将微妙的香甜做到出奇。
再炎热的夏天,叫一杯冻鸳鸯,一份菠萝包,略微昏暗的灯光下进餐,留下的也都是闪光的记忆。
不论是麻与辣的交锋,还是热锅与冷串的对决。到了川渝地界,一旦下筷,就要做好停不下来的准备。
有多少人为了风情万种的劲辣而大呼过瘾,就有多少人为了“菊花”的安危而全神戒备。好在热情贴心、兼容并包的川渝人,专门为外地人准备了鸳鸯套餐——
在热浪围绕的中心,留下了一小撮余地——清汤。一红一清配对,泛亚电竞便是占据火锅锅底半壁江山的鸳鸯锅。
清汤的加入,让原本清鲜的豌豆颠儿,不再需要身披红油“负重前行”,涮过后仍嫩香、原汁原味。而外围的红汤,则充当了沸腾的重任,在翻滚中不断释放辣椒的香气,让毛肚、麻辣牛肉、脑花有了落脚之地,可以施展十八般武艺。
同一种美食,也可以享受两种味道。有鸳鸯锅的川渝,哪还有什么众口难调,外地人从此心心念念的,都是火锅的味道。
说起吃甜,江苏周边的上海站了出来;说起吃面,安徽泛亚电竞、山东、浙江也各有拿手。
但要是说起鸳鸯,那还是江苏更胜一筹。在苏州,鸳鸯强中更有强中手,自己也“内斗”。你不止可以去拙政园,看真鸳鸯戏水,还能见到一甜一咸两大美食门派,可称鸳鸯双雄。
苏州的甜鸳鸯,便是那伴随“笃笃笃”声沿街叫卖的糖粥了。道是红云盖白雪,上面点金桂,光看着就觉得美不胜收。
作为先天富庶的江南水乡,苏州温软精致,一到了春夏,缠缠绵绵甜甜。取粳米熬成糊状,粥糯出了米香。加入红糖熬制的豆沙,甜糯相融,连放在上面的勺子都微微黏住了身板,舍不得狠下心来搅动。
若你运气好,找到一家在老宅子里做糖粥的,更会感受到一种经典与怀旧。周遭是历经岁月的布置与装潢,耳边传来的评弹,扬着江南小调,将周遭的风景化为耳边的酥声,与你相依相缠。
娓娓动听的旋律中,软语依侬泛亚电竞,口中的糖粥融化在舌尖,那江南水雾般的清甜,早已随着琵琶声,荡到了心间。
有人爱阳春白雪,至鲜至简的光面,就有人爱丰盛浇头下,油光淋漓的一碗爆鱼或焖肉面。
浇头大则是大鸳鸯,小则反之。不过有趣的是,在苏州浇头的世界里,鸳鸯也有两种颜色。鱼肉双浇则为红鸳鸯,鸡肉便是白鸳鸯,选对了舌头满意的浇头,才算牵对了红线。
一边是赤豆小圆子的古早味,泛亚电竞一边是虾籽面开辟的新天地。都说不时不食,在这里,美食也是一本日历。
“在吃的法则里,风味重于一切。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。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,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转化的灵感”。
鸳鸯美食,无一不是从单一的食材或风味中,找寻到新的、更为丰富的味觉。不同地域的人们,探寻着、交流着,将当地的物产、做法不断的融合与创新,才有了经久不衰的多元滋味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