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多年前,在渝中区千厮门西水横街,有一家没有店名的汤圆店。如今,继任者以“啥子巷巷大汤圆”为店名,在渝中区山城巷,光大“祖业”。
店老板是个“90后”女孩,名叫龚艺林,被来往的顾客称为山城巷的“汤圆西施”。
3月1日,在渝中区山城巷52号,记者看到,龚艺林的汤圆店不过十几平方米——旧时的灶台、两张方桌、几张条凳,全是有年份的“老古董”。暖黄色灯光让整个店铺更添年代感,让人仿佛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。
一切都始于那个年代——从涪陵来到市中区(现渝中区)的“创业者”,是龚艺林的曾祖母和奶奶。二人在一个小巷摆烟摊、卖汤圆维持生计。不久后,她家的汤圆在当地就有了不小的名气。
当时,附近不少居民习惯每天到那里吃上两碗汤圆。因为汤圆摊没有名字,顾客们便随口称之为“那个啥子巷巷的大汤圆”。从那时起,汤圆手艺就一代代传了下来。“我妈妈是第三代传承人,我是第四代。”龚艺林说。
泛亚电竞
“小时候,常听奶奶讲起那时她们卖汤圆的故事。”龚艺林说,她从小也是吃奶奶做的汤圆长大的。奶奶每次去市场购买材料都带着她,在家做汤圆时也让她在一旁看,“看着看着就会了,但都是奶奶做来吃,几年前奶奶去世后,就再也没吃过小时候的那种味道的汤圆了,非常怀念。”
带着对奶奶的思念,龚艺林决定当一名“汤圆匠人”,将奶奶的老手艺传承下去,帮自己和更多老重庆人找回当年的味道。
2018年,龚艺林的“啥子巷巷大汤圆”在山城巷开业了。凭借着传统老汤圆的味道,她的汤圆得到了众多食客的赞赏。“80岁的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,都要来我们这里吃一碗记忆中的汤圆。”龚艺林说,这让她很感动,哪怕再忙,也会抽出时间与客人多交流。来往食客将她卖汤圆的照片发到网上,龚艺林由此被网友称为“汤圆西施”。
众多食客的喜欢,离不开龚艺林对于汤圆味道的把控。市面上大部分汤圆馅只有3种馅料,但她的汤圆馅有约10种佐料,包括花生、芝麻、黑芝麻、猪油等,都由手工捣碎、炒制并按照一定比例搅和。
馅料选材也大有文章。龚艺林说,小花生更适合做汤圆馅。她记得小时候跟奶奶去买佐料,都是买的小花生,所以现在她专门联系石柱的农民帮她种这种小花生。
猪油也是用的涪陵产的黑猪油。总之,做法和材料上,能照旧的都照旧。“正是因为做法传统,用材传统,还是纯手工制作,所以比较费时。”龚艺林说,汤圆制作并不在店里,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工作室,她和丈夫、母亲以及另外两名工人忙活一天,最多只能包1500个汤圆。
龚艺林曾经入选重庆小姐十强,是重庆业余冰球队队长,获得过重庆卡丁女子锦标赛冠军。为什么会选择开汤圆店?龚艺林笑称,希望“留住小时候记忆的味道”。
龚艺林一直在琢磨,如何让汤圆这一传统美食被更多年轻人喜爱。经过不断尝试,酷爱甜品的她决定创新推出双黄蛋汤圆——两颗外形可爱的圆圆的荷包蛋,实际上是流沙蛋黄馅的汤圆,外层的蛋白是黏软的牛奶麻薯,配上奥利奥碎和黄豆粉,既新颖又美味。
“吃的时候可以用麻薯,粘上黄豆面和奥利奥,鲜奶的味道瞬间在嘴里化开,香味和甜美带来一种别样的味觉体验。”龚艺林笑着说,未来,除了做好传统老汤圆外,她还会创新推出更多特色口味汤圆,让更多人记住这碗汤圆的味道。
在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,记者注意到店内墙上用毛笔写下的3个词:“初心、传承、坚守”。或许,这不仅是这家汤圆店的企业文化,更是龚艺林自己跟随初心、追逐梦想、传承手艺、坚守传统的生动写照。
70多年前,在渝中区千厮门西水横街,有一家没有店名的汤圆店。如今,继任者以“啥子巷巷大汤圆”为店名,在渝中区山城巷,光大“祖业”。
店老板是个“90后”女孩,名叫龚艺林,被来往的顾客称为山城巷的“汤圆西施”。
3月1日,在渝中区山城巷52号,记者看到,龚艺林的汤圆店不过十几平方米——旧时的灶台、两张方桌、几张条凳,全是有年份的“老古董”。暖黄色灯光让整个店铺更添年代感,让人仿佛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。
一切都始于那个年代——从涪陵来到市中区(现渝中区)的“创业者”,是龚艺林的曾祖母和奶奶。二人在一个小巷摆烟摊、卖汤圆维持生计。不久后,她家的汤圆在当地就有了不小的名气。
当时,附近不少居民习惯每天到那里吃上两碗汤圆。因为汤圆摊没有名字,顾客们便随口称之为“那个啥子巷巷的大汤圆”。从那时起,汤圆手艺就一代代传了下来。“我妈妈是第三代传承人,我是第四代。”龚艺林说。
“小时候,常听奶奶讲起那时她们卖汤圆的故事。”龚艺林说,她从小也是吃奶奶做的汤圆长大的。奶奶每次去市场购买材料都带着她,在家做汤圆时也让她在一旁看,“看着看着就会了,但都是奶奶做来吃,几年前奶奶去世后,就再也没吃过小时候的那种味道的汤圆了,非常怀念。”
带着对奶奶的思念,龚艺林决定当一名“汤圆匠人”,将奶奶的老手艺传承下去,帮自己和更多老重庆人找回当年的味道。
2018年,龚艺林的“啥子巷巷大汤圆”在山城巷开业了。凭借着传统老汤圆的味道,她的汤圆得到了众多食客的赞赏。“80岁的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,都要来我们这里吃一碗记忆中的汤圆。”龚艺林说,这让她很感动,哪怕再忙,也会抽出时间与客人多交流。来往食客将她卖汤圆的照片发到网上,龚艺林由此被网友称为“汤圆西施”。
众多食客的喜欢,离不开龚艺林对于汤圆味道的把控。市面上大部分汤圆馅只有3种馅料,但她的汤圆馅有约10种佐料,包括花生、芝麻、黑芝麻、猪油等,都由手工捣碎、炒制并按照一定比例搅和。
馅料选材也大有文章。龚艺林说泛亚电竞,小花生更适合做汤圆馅。她记得小时候跟奶奶去买佐料,都是买的小花生,所以现在她专门联系石柱的农民帮她种这种小花生。
猪油也是用的涪陵产的黑猪油。总之,做法和材料上,能照旧的都照旧。“正是因为做法传统,用材传统,还是纯手工制作,所以比较费时。”龚艺林说,汤圆制作并不在店里,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工作室,她和丈夫、母亲以及另外两名工人忙活一天,最多只能包1500个汤圆。
龚艺林曾经入选重庆小姐十强,是重庆业余冰球队队长,获得过重庆卡丁女子锦标赛冠军。为什么会选择开汤圆店?龚艺林笑称,希望“留住小时候记忆的味道”。
龚艺林一直在琢磨,如何让汤圆这一传统美食被更多年轻人喜爱。经过不断尝试,酷爱甜品的她决定创新推出双黄蛋汤圆——两颗外形可爱的圆圆的荷包蛋,实际上是流沙蛋黄馅的汤圆,外层的蛋白是黏软的牛奶麻薯,配上奥利奥碎和黄豆粉,既新颖又美味。
“吃的时候可以用麻薯,粘上黄豆面和奥利奥,鲜奶的味道瞬间在嘴里化开,香味和甜美带来一种别样的味觉体验。”龚艺林笑着说,未来,除了做好传统老汤圆外,她还会创新推出更多特色口味汤圆,让更多人记住这碗汤圆的味道。
在结束采访准备离开时,记者注意到店内墙上用毛笔写下的3个词:“初心、传承、坚守”。或许,这不仅是这家汤圆店的企业文化,更是龚艺林自己跟随初心、追逐梦想、传承手艺、坚守传统的生动写照。
亲爱的用户,“重庆”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“新重庆”客户端。为不影响后续使用,请扫描上方二维码,及时下载新版本。更优质的内容,更便捷的体验,我们在“新重庆”等你!
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,在互联网上使用、发布、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或“来源:华龙网-重庆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的作品,系由本网自行采编,版权属华龙网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、名称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。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,联系邮箱:。
附: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: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
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(最佳浏览环境:分辨率1024*768以上,浏览器版本IE8以上)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: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